近日,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的白梨瓜大量上市,在胡集镇白梨瓜产业园内汇配资,温控大棚里藤蔓舒展,拳头大的白梨瓜裹着薄纱挂满枝蔓,清香扑面而来。
“大家看看我们温棚种植出来的白梨瓜,新鲜多汁、个头圆润……”在绿垄间,灵显庙村村民刘海涛手握削皮刀,划开嫩白的瓜皮,汁水便顺着纹路渗出,向大家展示刚摘下来的白梨瓜。
刘海涛是金乡县胡集镇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之一汇配资,多年前还是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,如今已是当地带头致富的“领头雁”。
山东2019年启动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招募工作,济宁市率先发出招募令,配套出台资源共建、贴息贷款、技术帮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,向企业家、专家学者、创业者、技术能手等各界人才抛出“橄榄枝”,鼓励他们以资金合作、技术服务、创办企业等多元形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。
“我们村是最早种植白梨瓜的村,但当时规模非常小,都是竹竿子简易搭建的种植棚,田地大部分种植小麦和水稻,每亩年收益不到800元。”于是,返乡创业的想法便从刘海涛脑中浮出,在山东省和济宁市发布的“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令”的支持下,他毅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。
返乡后,金乡县胡集镇通过党员带头、分组试点等措施,帮助他先期流转土地70余亩;县人社部门分两批向其批准100万元“创业担保”贴息贷款。破解这两大难题后,刘海涛开始带头疏通沟渠、兴修水利设施、搭建钢架温控大棚,用两年时间,70余亩温室大棚拔地而起。
“我们通过种植技术革新,实现了一年四茬收获,白梨瓜亩产达到8000斤至10000斤,提前上市和‘错位’销售能让每亩增收25.6%,纯收入达到3-5万元。”刘海涛说,同时,白梨瓜产业链还能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,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,再让村民增收1-2万元。
“头雁示范”带动“群雁效应”。尝到甜头的村民争相模仿种植汇配资,带动全镇白梨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,暖棚达1万余座,种植户7000余户,年产量约10万吨,年产值达到7.5亿元。2024年,金乡县胡集镇再次流转土地60余亩,正式启动胡集镇白梨瓜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。如今,产业园已售出白梨瓜75吨,累计销售额已超过300万元,带动周边6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,户均年增收6万余元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宋喜群、冯帆 通讯员易鹏)
融易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